•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详细
【南海网】果然有种 | 一颗可卖几十元!良种良法助力燕窝果在海南“定居”
作者:南海网记者易帆、郑光平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2025-03-05

image.png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果肉状若燕窝,味似燕窝的“燕窝果”作为高端水果征服不少消费者的味蕾。当下,在海口、三亚、乐东等地,这一优稀名贵水果陆续供应上市。

  近年来,燕窝果已经成了海南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在海南种植推广面积约一万亩,随着品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优化,燕窝果在海南实现周年供应,产量、品质进一步提高。

image.png

  近年来,燕窝果已经成了海南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在海南种植推广面积约一万亩。记者 郑光平 摄

  为啥它是火龙果家族身价最高的?

  燕窝果,又名麒麟果,原产于中美洲。它与火龙果是“亲兄弟”,但其果皮颜色金黄,果肉甜度高、口感清爽,有淡淡的蜂蜜味,是火龙果家族最贵的一员。进口燕窝果(约6两果)售价高达99元一颗,而同规格的国产燕窝果售价也要20元一颗。

  同为火龙果,燕窝果的身价为何这么高?

image.png

  双层搁架种植在保证亩产的同时增加了植株之间的透气和光照,且便于开展机械化管理。记者 郑光平 摄

image.png

燕窝果组培苗。记者 郑光平 摄

  “燕窝果抗病性弱,产量低,对管理技术要求很高,市场稀缺价格自然走高。”3月3日,在乐东尖峰镇黑眉村一处燕窝果基地内,基地工人邢亚烧说到,来自中美洲的燕窝果在国内“安家”时间不长,存在一定的种植技术壁垒。春节前,该基地的头茬燕窝果已经采收销售完毕,如今健壮的枝条上又迎来了花苞。夜幕降临后,花骨朵悄然绽放,工人们抓紧时机轻摇花朵,顺利完成人工授粉,下一批果子将于5月份采收上市。

  邢亚烧介绍,目前该基地种植约140亩燕窝果,平均亩产量仅1500斤,此外,燕窝果的生长周期很慢,从开花到结果,要3-5个月的成熟期,时间成本较高。“虽同是火龙果家族,但燕窝果的平均产量仅是红心火龙果的四分之一,成本自然走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洪立补充说到。燕窝果的生物特性基本与火龙果一致,适宜种植温度在20℃以上。但燕窝果对生长环境要求高,适合在日照长的温暖地区生长,种植还有着很强的技术壁垒,结合土壤改良、水肥管理、补光调节等精心栽培才能成功种植。


image.pn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洪立(左一)正在基地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记者 郑光平 摄


  加快集成良种良法推动产业发展

  燕窝果自2010年在国内发展种植以来,随着国内对品种的选育推广和种植技术逐步的成熟,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均有种植,总面积约5万亩。目前海南省种植面积约1万亩。

image.png

  果肉状若燕窝,味似燕窝的“燕窝果”作为高端水果征服不少消费者的味蕾。记者 郑光平 摄

  “在海南燕窝果可实现全周年供应,且冬季果来说,海南产区的品质更优。”李洪立说,当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果树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联合企业开展燕窝果新品种培育及种植技术研究与集成等工作。

image.png

  夜晚的燕窝果基地。记者 郑光平 摄

  在基地内,燕窝果“双层”种植模式颇吸引眼球。李洪立介绍,双层搁架种植在保证亩产的同时增加了植株之间的透气和光照,且便于开展机械化管理。在现场,工人驾驶着喷药拖拉机,很快便可完成打药。“通过机械作业一个工人半天时间就可完成100亩地的撒药作业,极大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用工成本。”李洪立说到,这一技术完善成熟后将进一步示范推广,带动产业发展。

报道链接:https://rm-xhn-1.hinews.cn/page.html?newsId=2642826&siteId=11&mediumTypeId=1&siteLayoutModuleArticleStyleId=0&siteLayoutModuleId=0&firstLevelLayoutModuleId=0


  •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 邮编:571101
  •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 琼ICP备11000394号
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 首页
  • 组织机构
    • 基本概况
    • 领导集体
    • 使命标识
    • 机构设置
    • 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
    • 通知公告
    • 科技动态
    • 政策法规
    • 科研基地
  • 成果转化
    • 转化动态
    • 转化平台
    • 技术成果
    • 良种良苗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人才动态
    • 人事人才政策
    • 创新团队
    • 专家风采
    • 专家库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合作平台与伙伴
    • 对外合作政策
  • 服务三农
    • 热区"三农"
    • 院地合作基地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反腐倡廉
    • 统战工作
    • 群团工作
    • 文化建设
    • 学习交流
  • 教育培训
    • 研究生教育

重要新闻

  • 刘国中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加快种业科技进步
  • 韩俊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建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喜报!中国热科院牵头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喜报!中国热科院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实现新突破
  • 中国热科院在甘蔗渣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 范少军调研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热区热点

  • 海南昌江:火龙果基地灯火璀璨美如画

  • 热带水果飘香金沙江畔

专题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南海网】果然有种 | 一颗可卖几十元!良种良法助力燕窝果在海南“定居”

  作者: 南海网记者易帆、郑光平   来源: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日期: 2025-03-05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image.png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果肉状若燕窝,味似燕窝的“燕窝果”作为高端水果征服不少消费者的味蕾。当下,在海口、三亚、乐东等地,这一优稀名贵水果陆续供应上市。

  近年来,燕窝果已经成了海南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在海南种植推广面积约一万亩,随着品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优化,燕窝果在海南实现周年供应,产量、品质进一步提高。

image.png

  近年来,燕窝果已经成了海南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在海南种植推广面积约一万亩。记者 郑光平 摄

  为啥它是火龙果家族身价最高的?

  燕窝果,又名麒麟果,原产于中美洲。它与火龙果是“亲兄弟”,但其果皮颜色金黄,果肉甜度高、口感清爽,有淡淡的蜂蜜味,是火龙果家族最贵的一员。进口燕窝果(约6两果)售价高达99元一颗,而同规格的国产燕窝果售价也要20元一颗。

  同为火龙果,燕窝果的身价为何这么高?

image.png

  双层搁架种植在保证亩产的同时增加了植株之间的透气和光照,且便于开展机械化管理。记者 郑光平 摄

image.png

燕窝果组培苗。记者 郑光平 摄

  “燕窝果抗病性弱,产量低,对管理技术要求很高,市场稀缺价格自然走高。”3月3日,在乐东尖峰镇黑眉村一处燕窝果基地内,基地工人邢亚烧说到,来自中美洲的燕窝果在国内“安家”时间不长,存在一定的种植技术壁垒。春节前,该基地的头茬燕窝果已经采收销售完毕,如今健壮的枝条上又迎来了花苞。夜幕降临后,花骨朵悄然绽放,工人们抓紧时机轻摇花朵,顺利完成人工授粉,下一批果子将于5月份采收上市。

  邢亚烧介绍,目前该基地种植约140亩燕窝果,平均亩产量仅1500斤,此外,燕窝果的生长周期很慢,从开花到结果,要3-5个月的成熟期,时间成本较高。“虽同是火龙果家族,但燕窝果的平均产量仅是红心火龙果的四分之一,成本自然走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洪立补充说到。燕窝果的生物特性基本与火龙果一致,适宜种植温度在20℃以上。但燕窝果对生长环境要求高,适合在日照长的温暖地区生长,种植还有着很强的技术壁垒,结合土壤改良、水肥管理、补光调节等精心栽培才能成功种植。


image.pn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洪立(左一)正在基地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记者 郑光平 摄


  加快集成良种良法推动产业发展

  燕窝果自2010年在国内发展种植以来,随着国内对品种的选育推广和种植技术逐步的成熟,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均有种植,总面积约5万亩。目前海南省种植面积约1万亩。

image.png

  果肉状若燕窝,味似燕窝的“燕窝果”作为高端水果征服不少消费者的味蕾。记者 郑光平 摄

  “在海南燕窝果可实现全周年供应,且冬季果来说,海南产区的品质更优。”李洪立说,当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果树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联合企业开展燕窝果新品种培育及种植技术研究与集成等工作。

image.png

  夜晚的燕窝果基地。记者 郑光平 摄

  在基地内,燕窝果“双层”种植模式颇吸引眼球。李洪立介绍,双层搁架种植在保证亩产的同时增加了植株之间的透气和光照,且便于开展机械化管理。在现场,工人驾驶着喷药拖拉机,很快便可完成打药。“通过机械作业一个工人半天时间就可完成100亩地的撒药作业,极大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用工成本。”李洪立说到,这一技术完善成熟后将进一步示范推广,带动产业发展。

报道链接:https://rm-xhn-1.hinews.cn/page.html?newsId=2642826&siteId=11&mediumTypeId=1&siteLayoutModuleArticleStyleId=0&siteLayoutModuleId=0&firstLevelLayoutModuleId=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Copyright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

地址:中国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邮编:571101

联系电话:0898-66962965

电子邮箱:bgs@catas.cn

京ICP证000000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